公募“出海”加速!
中国基金报记者 曹雯璟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公司“出海”业务多点开花:有些与多家海外资管机构开展合作,推进海外业务;有些积极申请QDII业务资格或加码布局QDII产品;有些基金公司海外子公司迎来新进展;有些ETF互通产品在海外上市。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公募“出海”有利于近距离接触与服务海外机构投资者,说好中国故事,积极吸引海外长期资金入市。也是推动中国资管机构和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进程、中国资本市场扩大双向开放的重要举措。
业务多点开花
公募“出海”加速
今年以来,公募“出海”步伐加快。比如3月下旬,汇添富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ETF在新加坡交易所挂牌上市。同时,汇添富基金第三家境外子公司——汇添富新加坡子公司开业。3月初,南方基金上报一只名为“南方基金南方东英沙特阿拉伯ETF”的产品。该基金是继去年底华泰柏瑞基金上报内地首只沙特ETF之后,又一只在港交所上市的沙特阿拉伯ETF。今年2月下旬,易方达基金与沙特领先的资产管理公司利雅得资本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在投资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
与此同时,基金公司布局QDII基金的热情有增无减。今年以来,10多只QDII基金相继成立或发行,产品涵盖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德国等多个市场,既有主动型产品,也有被动型产品。
此外,还有不少机构谋求QDII资格。中国证监会官网最新显示,3月下旬,博道基金正式递交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资格的审批申请,目前处于接收材料状态。此外,安信基金、诺德基金、睿远基金、财通证券资管等去年也纷纷递交申请材料,申请QDII业务资格。
政策方面,今年3月中旬,《关于加强证券公司和公募基金监管加快推进建设一流投资银行和投资机构的意见(试行)》强调,要助力推进高水平开放。统筹开放与安全,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有序推进“基金互认”“ETF互挂”“跨境理财通”等跨境互联互通业务试点,研究探索推进跨境经纪业务试点。
“出海设立境外子公司正是中国公募基金实现高水平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汇添富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黎清表示,通过与海外头部基金公司的竞争与合作,境内基金公司可在对外开放过程中实现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董黎清指出,公募基金出海有利于近距离接触与服务海外机构投资者,说好中国故事,积极吸引海外长期资金入市,为境外投资者带来更多投资中国资产的机遇;同时进一步完善产品线布局,增强全球范围内资产配置能力,为中国投资者带来海外优质资产的收益机会。随着金融业高水平开放不断深化,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公募基金,考虑加快其国际业务布局,扩大在国际市场的参与度和影响力,提升中国公募基金行业的整体国际化水平。
“近年来,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蹄疾步稳,互联互通不断深化。”南方基金表示,ETF互联互通实现了中国ETF“走出去”和海外ETF“引进来”,一方面便利了境外投资者借道ETF互通机制投资中国资产,分享中国新经济转型升级的投资机会,同时也将进一步提高中国指数及ETF产品的全球影响力,推动中国资管机构和资本市场国际化发展进程,是中国资本市场扩大双向开放的又一重要举措。
展开全文
公募“出海”驶入新阶段
推动海外业务更进一步,几乎是所有渴望“出海”大展身手的公募机构的共同愿望。
对于新阶段的公募“出海”,董黎清表示,汇添富境外三家子公司都由汇添富基金直接全资控股,高度重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风险管控及子公司之间的业务协同。未来,香港子公司将主要覆盖大中华地区;新加坡子公司覆盖东南亚和澳洲、辐射中东地区;美国子公司聚焦北美、涵盖欧洲。
“与此同时,公司正在积极规划与全球长期投资者、资产管理机构开展深入合作,全面打造QDII/QFII产品线,并推动基金互认,ETF互联互通等各类跨境投资产品。客户服务方面,汇添富国际业务将兼顾境内外机构客户和零售客户群,同步推进主动与被动策略,在积极持续引入海外长期资金入市的同时,为境内机构客户及零售客户提供全球布局,分散投资的机会和选择。”董黎清提道。
“展望未来,香港作为中国资本市场走出去的桥头堡,仍然大有可为。”南方东英相关负责人谈到,一方面,公司希望不断丰富离岸人民币投资产品,积极推动区域资产(如中东、东南亚等)的人民币计价,多元化实体企业的人民币投资组合。例如,在香港市场上市多元化的区域资产投资产品、具有区域资产特色ETF,将人民币的投资场景拓展到了更多市场。
另一方面,把握ETF通等政策红利,通过“ETF通”等方式,有效连接境内外人民币资金、满足境内外投资者的配置需求。就境内而言,将能够让境内投资者直接以人民币进行全球资产配置,对境外而言,能让离岸市场的人民币产品得到来自在岸资金的流动性支持,有望提高人民币对区域市场资产的定价权。
华泰柏瑞总经理助理、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表示,未来,相信ETF互联互通未来的发展空间或将持续扩容。可以看到,无论是QFII还是陆股通开通以来,随着A股市场逐渐开放,海外资金配置A股的需求总体保持了向上态势。ETF互联互通也会经历类似的过程,特别是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持续深化,投资人民币资产的需求会越来越大,互联互通ETF是很好的吸纳和承载这部分需求的配置工具。
机遇与挑战并存
公募“出海”迎来黄金时代
放眼全球,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处于“出海”的黄金时代,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董黎清表示,一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机遇,我国正积极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高水平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提高发展的安全可靠和自主可控性,在此背景下正涌现出一大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中国资产的长期投资价值具有极强的吸引力。
二是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机遇,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互联互通机制日益优化完善,监管部门对公募基金“出海”也给予充分支持,为行业国际化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是中国公募基金发展壮大的机遇,我国公募基金管理人超150家,资产管理规模超27.36万亿元,在全球开放式公募基金排名中位居亚洲第一、全球第四,已成为中国老百姓投资理财的重要选择,也是全球资管行业最为瞩目的市场之一。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广阔的海外市场是专业投资机构大展身手的平台,但诱人的机遇背后往往也蕴藏着挑战。
沪上一位公募人士指出,公募“出海”挑战来自相关产品能不能带来赚钱效应。如部分海外市场赚钱效应持续,那么公募开发的投资海外的产品就可能热销。同理,公募在海外开发的投资中国市场的产品,也取决于其是不是能有赚钱效应。另一方面,地缘政治因素也会影响海外主权基金等小部分资金的配置方向,这也会对公募拓展海外市场产生影响。
董黎清也坦言,与海外头部资管公司相比,内地公募在海外品牌沉淀与市场认可方面不具优势,短期内打开知名度比较困难。
“在目标市场提升品牌和辨识度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任务。公募基金‘出海’,也需要适应复杂的海外监管环境和不同的文化差异,不同于国内的海外监管要求与合规标准,对于基金公司的风控和运营团队也是极大的挑战。”董黎清谈道。
董黎清还表示,海外营销渠道开拓与分销网络的搭建具有挑战性,与当地银行、券商、线上基金平台、其他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需要时间沉淀。在产品线开发方面,中资机构除了充分发挥自身中国资产投资优势,也需要结合当地市场投资者的诉求,积极拓展完善产品线,增强产品业务创新,强化海外投研能力。
编辑:舰长
审核:陈墨
版权声明
《中国基金报》对本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授权转载合作联系人:于先生(电话:0755-8246867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