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基金早参 | 见证历史!460余家龙虎榜,量化平仓盘涌现;响应证监会大动作,多家基金公司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
|2024年2月7日 星期三|
NO.1见证历史!460余家龙虎榜,量化平仓盘涌现
每日经济新闻2月6日消息,据Choice数据统计,截至2月6日23:00,龙虎榜共计出现了464家上榜数据,而此前两个交易日该数据分别为74家和81家。在上述464家上榜个股中只有约10%在6日股价上涨,与大幅反弹行情相背离。而在卖出一侧,出现了众多量化席位。有券商分析师认为,“出现如此多的龙虎榜数据可能与量化有关,T0和中性策略都有可能在减仓,转融通这个事情,对量化影响相对比较大。”有业内人士为,转融券业务受限将对量化私募产生较大的影响,包括融券T+O策略、融券多空策略、套利策略的私募管理人都会受到较大影响,这会导致一批私募产品的出清。
点评:龙虎榜数据的突然增多,同时出现较多量化席位,反映了量化私募在市场波动和政策变更中的策略压力,也显示了部分量化策略的风险和局限性。建议投资者对此类量化策略出清的市场影响要有一定的预判,同时谨慎参与量化私募产品,理性分析市场走势,避免盲目跟风。
NO.2响应证监会大动作,多家基金公司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
2月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两融”融券业务有关情况答记者问,提到关于加强融券业务监管等内容,包括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等措施。此后,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响应,截至2月6日16:00,易方达基金、华夏基金、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富国基金、国泰基金、华宝基金等七家基金公司相继发布公告表示,将严格落实相关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审慎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
点评:证监会加强融券业务监管是为了防范市场风险,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多家基金公司及时响应,体现了其对监管的尊重和配合。对于市场来说,这也可能有利于减少市场的恶意做空和操纵,维护市场的公平和秩序。建议投资者关注融券业务的变化和影响,合理调整投资策略,遵守市场规则。
NO.3王亚伟管理的部分产品临时开放赎回
近日,王亚伟被带走调查一事备受业内关注。而据记者最新了解,王亚伟管理的部分产品近期在渠道临时开放赎回。其中,千合资本-积极成长1期、积极成长2期、积极成长3期临时开放日为2024年1月24日、1月26日、1月30日、2月1日、2月5日和2月7日。如果按照约定,该产品的赎回开放日为成立后每年的1月15日、4月15日、7月15日和10月15日。相关业内人士表示:“这是临时开放,没有清盘。目前看到只剩下2000万左右的规模。”
点评:王亚伟被调查的消息引发了市场的震动和担忧,王亚伟管理的部分产品临时开放赎回,可能是为了满足投资者的赎回需求,也可能是为了降低产品的风险敞口。对于基金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个警示,需要加强对基金经理的监管和约束,防止出现违规违法的行为,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和市场的信誉。
NO.4国金证券、西部证券同日抛出回购计划
券商一方面在动态下调平仓线维护市场稳定,另一边也在积极动用真金白银驰援入场。2月6日晚间,在刚刚宣布完成上一轮回购计划的国金证券,又公告接到控股股东提议,以公司自有资金回购公司股份,回购金额为5000万元至1亿元。同时,西部证券抛出回购方案,拟回购金额5000万元至1亿元。值得一提的是,2月6日西部证券股价涨停。
点评:券商回购股份是一种增强投资者信心、提升公司价值、实现长期激励的有效手段。国金证券和西部证券的回购计划体现了控股股东和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认可,也显示了券商对市场的支持和责任。券商的积极回购有利于稳定市场情绪,提升券商板块的吸引力。
NO.5融资客出现触及平仓线情况,有券商对客户暂缓一周平仓
近期A股市场不断调整,融资盘爆仓压力备受关注。记者2月6日早间向券商营业部人士了解,2月5日的确有客户出现触及平仓线情况。但由于2月5日晚间证监会出台新政,早盘总部未对相关客户进行平仓,营业部在密切监控相关账户并等待总部出台新的平仓政策。根据记者了解,之前一般在跌破追保线后,券商投顾会及时跟进通知客户,按照跌破追保线当日收盘价开始计算,给予客户一到两个交易日进行补仓。而在2月5日晚间证监会出台新政后,由于修改合同参数尚需流程,大部分券商采取的是暂缓进行平仓的方式。值得庆幸的是,2月6日市场出现反弹,此类账户维保比例自动上升,追保、平仓风险暂时下降。
点评:这条新闻反映了两融业务的风险管理和监管调整的情况。对于融资客户来说,券商的暂缓平仓是一种缓解压力的措施,有利于避免恐慌性抛售和市场恶性循环。对于券商来说,也是一种保护自身利益和稳定市场的做法,有助于维持两融业务的正常运行。对于市场来说,证监会的新政也是一种积极的信号,表明监管层对两融业务的风险可控有信心,同时也鼓励券商提供更多的客户服务和弹性措施,以减少强平风险和市场压力。
每日经济新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