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资管30人丨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聚焦资管能力建设,为客户创造价值

Connor bitop交易所官网 2024-08-12 24 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南财理财通课题组 薛茹云

2023年是银行理财行业经历“赎回潮”冲击后的完整一年。从一季度理财规模的缩水,到二季度至四季度的市场规模逐渐回升,理财公司经历了洗礼和再出发。面对这次市场的考验,兴银理财始终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坚持高质量发展,逆势提升市场影响力。据了解,兴银理财开业以来累计为客户创造投资收益超过2700亿元,且其多元代销渠道建设持续纵深推进,累计服务客户数量超过2500万人。

近期,南财理财通课题组专访了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就夯实合规运营、打造投研核心竞争力、写好“数字金融”文章、深化渠道服务能力等多方面展开交流。据他介绍,兴银理财以客户价值创造为使命和目标,持续开展投研体系化平台化建设和端到端数字化转型,借鉴投顾理念与思维推进资管与财富的融合。他指出,资管能力建设和净值化转型相辅相成,是理财公司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前提,也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对话资管30人丨兴银理财总裁汪圣明:聚焦资管能力建设,为客户创造价值

南财理财通:2021年以来,监管针对理财公司的合规运营持续出台相关管理办法,涵盖内部控制管理、产品流动性管理等,你如何解读一系列的监管政策?兴银理财在落实这些监管要求方面有什么举措和好的经验?

汪圣明:2021年以来,监管及协会相继出台了《理财公司内控管理办法》《理财公司理财产品流动性风险管理办法》《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等一系列监管政策,这是对《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理财新规)等相关监管制度的细化和补充。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预计监管制度体系建设将更加全面深入,风险防范化解更加前瞻更加及时有效,有利于统一同类资管业务监管标准,完善理财监管框架,推动理财行业高质量发展。

按照监管要求,特别是理财公司内控管理办法要求,兴银理财已建立起适应理财业务特点内控体系,核心是三道防线建设。第一道防线是公司各部门履行内部控制的主体责任,第二道防线是内控合规部门履行牵头内部控制体系的统筹规划、组织内控检查及评价,第三道防线是稽核审计部门开展独立的内部控制审计活动,三道防线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相互制衡。

三道防线的底线要求是牢牢守住政策红线、合规底线和法律高压线,为此,公司对业务经营按照“合规向上五公分”原则进行管理,特别是对于游离于政策边界的业务、可做可不做的业务从紧从严。比如,我们以直投为主,对于投资组合严格穿透到底层资产,不允许借助通道规避内外规则规定的约束。再比如,我们内外部交易一律按市价或第三方估值定价,对利益输送零容忍等等。这些尽管短期来看会有些所谓的业务“损失”,但却有利于公司行稳致远。为此,需要从理念思维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对原有模式进行转型重塑。过去几年,我们按照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系统化、系统自动化的目标夯实内控管理基础,构建产品全流程管理机制,加强全面风险管理,强化履行受托管理职责,提高独立经营能力与风险防范能力。去年以来,公司又通过“重塑理念、重建制度、再造流程”系列工作,进一步夯实内控管理基础,通过组织多期培训、开展警示教育系列活动、合规与案防劳动竞赛等形式,开展合规宣导,强化合规致胜的经营文化。

展开全文

兴银理财主动参与银行理财行业规范建设。在理财产品数据共享机制建设、理财产品分类标准化、现金管理类产品自律准则以及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制定和展示、理财产品转让等行业规则等方面,我们在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指导下,与同业一起开展研究讨论论证。我们认为,理财公司不能无视行业规范缺失,坐等制度上门,而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到行业规范建设之中,推动行业共建,做好行业自律,这既是理财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体现,也有利于全行业运行更加规范、专业、有序。

南财理财通:兴银理财在聚焦管理能力提升、打造投研核心竞争力有什么特点?

汪圣明:资管的核心能力之一是投研,投研竞争力高低,直接关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与客户价值创造。兴银理财聚焦资管能力建设,投研是重中之重,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一是培育投研文化。

银行理财脱胎于商业银行体系,不可避免地带有信贷文化烙印。在坚守银行风控底蕴的同时,快速实现向投资文化的转型,是理财公司成功起步的关键,也是净值化转型的前提。兴银理财成立伊始即提出“以创新引领市场,以投资创造价值”,非常注重投研能力建设,把积极培育投研文化作为投研能力建设的根本与前提。

我们较好地秉承了母行的投研基因,从投资理念、业务流程、团队建设等方面把母行金融市场条线多年的积累与沉淀进行了充分借鉴融合,在公司成立之初快速构建起“投研引领-策略落地执行-风控纪律保障”的流程体系,以此为基础,引入客户与产品维度,逐步形成以产品为载体,客户需求驱动为原动力,对市场进行前瞻性预判与应对的机制与能力。

投研文化以人为本。公司成立以来持续引入行业人才,目前投研人员占比约45%,其中相当比例为行外引进。公司借鉴一流资管机构经验,对投资经理和研究分析团队建立市场化考核激励机制,以科学合理的绩效归因分析为基础,建立长短期结合的业绩评价体系,适度淡化规模和盈利指标,不以短期成败论英雄,鼓励产品跟投,引导投资团队为客户创造长期稳健的收益,保持投研团队和投资业绩的持续性、稳定性。

坚持简单、专业、开放、包容的投研理念。专业能力是公司对投研团队的首要要求,公司积极创造条件让投研人员的工作更加聚焦于投资管理,更加专注于业绩提升与价值创造,通过内部组织创新与外部平台搭建,促进投研内外部交流畅通,鼓励不同观点不同风格碰撞,唯市场业绩为导向。投研能力建设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公司坚持长期主义理念,做好长远战略规划,保持战略定力,形成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包容性投研氛围。

二是加强投研体系化建设。

与公募基金以优秀基金经理和明星基金产品为核心的投研模式不同,兴银理财注重打造一体化投研体系,注重投研体系建设的全面性、实战性,避免能力建设中的不对称不协调乃至碎片化。

总体上,公司投研体系可概括为“234N”。其中,“2”指的是“自主投资+委外投资”两类投资模式双轮驱动,“3”指的是分层决策、分级授权、权责清晰的三级决策体系,“4”指的是债券池、管理人池、策略池、股票池四个研究池;“N”指的是对债券、股票、商品、衍生品、债权、股权等多类投资业务的全覆盖。该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体系建设:

一是自主和委外相结合。公司大部分产品与资产均为直投,委外占比显著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因此,投研体系建设与投资运营要与此相适应,确保自主能力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也要借助优秀投资机构的能力和经验,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我们把委外投资对外合作作为公司创新能力提升的孵化器与推进剂,成立专门的创新业务部,围绕FOF/MOF产品线开展委外业务的投研体系建设与能力提升,与自主投资产品构成有机整体协调发展。

二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投研体系。公司三级决策体系中对不同的产品不同的策略,侧重点是不一样的。对于固收类产品/绝对收益策略产品/中低风险产品,更多的以投委会决策为重心自上而下进行资产配置与策略管理,投研体系建设更加聚焦宏观研判、总量分析、大类资产配置管理等,以发现确定性机会、实现β收益为主,注重业绩稳定性;高波动产品/权益类产品/相对收益产品则在投委会层面确定大方向,具体的投研决策下沉到投资经理层面,鼓励特色化、个性化,以积极适应市场和行业变化,通过策略的灵活调整与个券/个股的筛选,寻找超额收益,注重产品业绩弹性。

三是研究先行、投研融合。对于债券池、管理人池、策略池、股票池等,公司设置专门研究团队进行行业与投资标的研究,并分层分类形成可投资池,研究团队在可投池中主动推荐并形成模拟组合。在该环节,公司投研体系建设的着力点,是从体制机制上促进投研的有机融合,我们从投研团队的设置(独立/内嵌/矩阵式)、投研交流机制、考核评价与绩效分配等方面推进投研结合。比如,以制度化、标准化方式,形成以晨会、投研双周会、投资总结会、投委会等为中心的投研交流平台,以及与总行FICC条线、外部券商和公募基金定期交流机制,加强投研交流与信息共享。加强模拟盘建设,实现组合配置、策略研发、资产池和管理人池主动寻找alpha的能力,在投研系统平台上可展示、可回溯、可量化,加强投研转化效率。我们建立了各投资部门对研究条线人员的内部打分考评机制,形成以资深投资经理为核心的跨条线投研敏捷小组,形成研究合力,实现各领域研究资源在公司层面的协同。

四是投资交易与资产构建一体化。“234N”的N,指的是理财业务对债券、股票、商品、衍生品、债权、股权等多类投资业务的全覆盖,体现出理财业务可以不断拓宽资产配置边界。为此,我们从资产构建和交易层面开展体系建设,为资产配置打造工具底座。例如在货币、债权、股权等领域,投资配置直接触达资产创设,打通资金端资产端风险收益定价。

交易是投资的一体两面,策略的执行、组合的调整、投资品种价值的挖掘,都有赖于交易网络与交易能力的配套,对于产品期限偏短、资产进出频繁的理财业务更是如此。为此,我们建设了强大的交易部门和交易系统,并与投研体系有机衔接,实现N的闭环运作。

三是探索投研平台化建设。

在前述决策体系、投研融合体系、资产构建与交易体系的基础上,公司大力推进以公共策略为基础的资产配置平台建设。

1.公共策略体系。策略是投资管理的核心,不同策略与底层工具及上层组合/产品有不同的映射关系与专业要求。我们从公司、部门及产品层面,将策略分层分类,对于市场容量小的策略、个性化策略,直接形成资产配置并产品化;对于市场容量较大、诸多产品均可广泛配置的策略,则实行集约化运作,相关产品通过申赎该公共策略实现策略共享、投资赋能。

2.资产配置平台。兴银理财重视打造资产配置核心能力,尤其是强化总量研究、大类资产的组合构建和类属资产择时能力。公司从战略层面,定期自上而下审视大类资产配置结构、集中度与风险敞口,统筹客需与产品创设之间、策略运用与资产构建之间的动态平衡,致力于资产配置的均衡性与整体业绩的稳定性。

在产品层面,投资经理资产配置模式由以往的产品全配置逐步转变为核心+卫星配置,其中核心配置策略由产品创设界定,以公共策略为主,卫星配置则发挥投资经理的个人能力。如果说前者是以实现基础收益为主,后者则是要获取超额收益。

四是久久为功,持续提升权益投研能力。

兴银理财自成立伊始即将权益投资作为投研体系建设的核心环节,较早建立了股票和FOF投研团队,过去5年不论市场牛熊,我们在系统建设、人才引进、流程优化等各方面持续投入。在投研人员考核上坚持以深度研究为基础,建立长效激励和约束机制,不以短期成败论英雄。在人才培养上,坚持打造自主培养与市场引进相结合,梯队合理、高效协作的学习型团队。

我们把权益投研能力作为公司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把握股债等各类资产配置价值比较;只有股、债、商品、另类资产全覆盖,才不会缺席美林时钟,才能实现周期跟踪和行业轮动。这是资管产品收益要取得长跑冠军的根本。为此,我们在产品线进行了相应的配套创设,使权益策略在更广泛的固收+、股债混、多资产、养老理财、量化与被动理财产品中广泛应用,实现权益投资对大组合赋能。

以绝对收益策略为基石,构建“1+3”权益投资策略体系。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公司权益团队已形成自上而下的宏观与资产配置、中观行业配置以及自下而上的股票与基金遴选方法论,按照消费、医药、科技、制造、总量等大类分成若干投研小组,搭建15类研究模板、11类定期报告、10类投研交流会为核心的投研工作机制,形成平等开放、内部分享的投研底色。基于理财客户对于绝对收益的追求,投资策略上,构建“1+3”投资策略体系,“1”是仓位选择策略,部门层面确定仓位中枢,投资经理借助加减仓和股指期货来灵活调整。“3”是绝对收益策略为基石、价值策略为核心、结构性策略为特色。今年以来,我司含权益产品表现不俗,权益投研模式的转型优化初见成效。

南财理财通:兴银理财在写好“数字金融”文章,数字化转型方面有哪些有效探索?未来有何规划布局?

汪圣明:开业以来,兴银理财积极规划布局数字化转型,通过研发、数据、运维“三驾马车”打造符合自身特色的数字化能力,已初步建成覆盖前中后台的系统群,实现技术平台建设与数字资产运用的跨越式发展。公司系统建设坚持自主可控,坚持数字化转型与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双向融合,精准聚焦业务痛点与难点,在关键业务领域实现突破。

智能化交易。作为交易量位列市场前列的理财公司,公司交易员需要全投资品种询价,每日交易量巨大,靠手工处理难以满足投资需要。针对这一问题,公司开发出智能交易平台(ITP),运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自动提取交易要素,协助交易员进行资产筛选、询价洽谈,在交易机会出现时及时提醒,极大提升了询价报价效率。同时,ITP能将询价结果直接推送至投资交易系统,实现询价与投资的闭环。交易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不仅提升了询价效率,还显著降低了操作风险。

可视化投资管理。为破除传统投资管理中的过程管理难题与数据断点,公司打造了组合管理与分析评价系统(PAS),将投前研究、投中交易及投后管理全面线上化、可视化、智能化。通过线上化流程,将投资决策标准化、体系化,确保决策流程一致性;可视化模块让数据更加直观易懂;系统自动生成投资指令策略,实现智能下单,极大提高投资效率。PAS的上线,能够更便捷地沉淀投资过程中的关键信息,为后续不同类型的投资研究提供有力数据支持。此外,通过PAS的业绩评价模块,结合自主研发的Brinson和Campisi归因模型,解决了产品不同成立时点、市场利率水平差异导致的不可比问题,以及传统分解维度过于依赖行情数据质量的问题,使归因分析更加可靠、易用,投资绩效评估与产品业绩评价更加科学合理。

全景化风险管理。理财业务的普惠性与现阶段理财客户的风险取向,决定了理财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公司通过数字化转型系统建设,已实现风险的全景化、全流程管理。风险管理覆盖全产品、全资产投资流程,投前预先进行投资有效性判断和各类风险规则设定,投中开展各类风险规则和额度测算及刚性管控,投后根据各类数据开展资产存续管理、风险分析、压力测试和投资业绩归因工作。此外,根据投资业务开展的需求,实现事前提醒、流程提示、系统异常情况排查等功能,为投资工作保驾护航。

新技术赋能。在数据赋能方面,我们的业务人员借助BI工具,轻松实现自助灵活取数,快速制作数据报表,并进行丰富多样的自定义分析,从而充分发挥数据资产的价值。在用户体验方面,我们根据不同岗位用户的需求,构建了菜单级的统一操作平台,使各岗位人员能够根据职责分工灵活调整工作台内容,常用流程一目了然,重要信息尽收眼底,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员工的工作效率。在新兴技术运用上,我们与外部机构合作,成功完成了基于金融大模型的研报摘要智能生成项目,可以根据长篇研报自动生成简短摘要,为数字化转型注入新的活力。

南财理财通:近两年来,股债市场波动较大,理财产品“破净潮”引发关注,背后是理财投资者刚性兑付思维固化、理财投教缺失和客户陪伴不足。你认为理财公司应当如何深化渠道服务能力,提高客户陪伴的有效性?兴银理财在投资者教育、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有哪些举措和经验?

汪圣明:“三适”(适当性、适销性、适配性)是我们理财服务的基本原则,核心是贴合客户需求,创设出渠道认可、客户喜爱的产品。在公司原有的“8+3”产品框架内,这几年我们根据市场和客户需求变化,推进产品体系重塑,按照“超低波、低波、中波、高波”层次,创设出18个大类和53个子类的产品,其中大部分产品是按照客户实需进行创设和供应的,当然也有很多产品是对客户需求的提炼与升华。考虑到现阶段很多理财客户仍存在较强的刚兑思维惯性,我们不是简单地迎合客需,而是在全面认知了解客户资产负债状况和金融产品需求的基础上,集中分析和甄别客户的收益诉求,明晰客户的风险预算,引导客户正确认识分析市场,最终发现既符合市场逻辑又满足客户风险偏好的“有效需求”,以此开展产品创设。比如,我们充分运用多资产多策略的投研优势,构建多元产品线,通过大类资产配置管理和套利对冲等衍生工具运用,平滑单一市场波动,提升客户风险收益比,实质性满足客户的降波需求。再比如,权益产品是我们近年苦练内功,坚持做的“难而正确的事”。我们秉持以绝对收益为主,去年以来基于市场结构性机会的研判,强化了红利策略、商品策略产品布局,帮助客户克服“谈权色变”思维。因此,三适原则的底线是风险匹配,目标是价值创造。

针对渠道和客户关切的产品净值回撤等行业共性问题,我们在逐步建成产品业绩达标管理体系,形成相应的动态跟踪、反馈和预警干预机制。根据风险收益定位对所有产品设定相应波动率目标,围绕波动率目标开展运作和监测;对业绩表现不佳的产品建立关注池,提升管理层级;建立产品全流程管理机制,动态跟踪业绩表现和回溯运营过程,确保产品创设与投资管理的内在一致性。应该说,业绩达标管理只是一种手段,产品的实际投资运作水平是核心。我们希望尽快实现理财业绩基准与市场基准的并轨,促使理财公司通过战胜市场为客户创造价值,而不是在报价、业绩展示等方面内卷和无序竞争。

践行投顾理念,满足不同情景下的资产配置需求。理财公司应发挥贴近银行渠道的优势主动融入渠道财富战略。在提供投资工具的同时,建立涵盖投前教育、投中跟踪、投后管理的全流程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资产配置解决方案。现阶段,应以相对稳定的风险收益特征服务客户,通过投教和陪伴服务,帮助客户认清投资逻辑并逐渐接受具有波动性的中长久期产品。未来,随着投顾生态逐渐成熟,理财子公司将聚焦专业投顾能力的培养,结合客户理财需求,提供全生命周期、更精细的场景化服务,帮助客户实现不同阶段的财富管理目标。

践行投顾理念的核心是要更加重视客户陪伴服务,提升客户的投资体验。净值回撤对投资者固有的“保本保收益思维”认知带来一定冲击,凸显出理财投教服务与客户陪伴的紧迫性与重要性。一方面,全行业需共同努力,通过金融知识普及、投资者权益保护等工作,输出高质量的客户陪伴内容,为客户打造一个良好、安心的投资体验。引导投资者理解净值型产品收益风险共担的本质,更好去适应净值波动,树立理性投资、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理念。另一方面,积极赋能渠道和客户经理,建立真正直达客户的服务能力。及时响应客户需求,分享投资理念,管理客户预期,优化投资体验,实现对客户的全链条服务、全周期陪伴。

兴银理财持续优化具备兴银理财特色的客户陪伴体系建设。我们将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全面纳入公司治理、企业文化建设和经营发展战略体系,围绕“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了解客户”的基础上,建立“从需求到产品”的理财产品创设机制,贯彻金融服务的适配性。同时,我们建设了兴银理财“理财有道”投教基地,以“看得懂”、“易理解”为出发点,通过兴银理财官网、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小红书、各代销机构财富号等,实现资源全方位共享和推广。为了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行使权利,投教基地开设了“消保讲堂”专栏,对金融消费者权利等进行重点宣传,向投资者传递最新的政策法规知识,运用典型案例以案说法,提高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为了让投资者集中、便利地学习理财知识,我们在投教基地开设了“兴兴点灯”“理财那些事儿”“财之道请回答”等专栏定期发布投教类视频、文章,对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理财产品特点、理财知识及技能等进行重点宣传。开设“兴银明星”“市场研究”等专栏,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宏观市场分析、时事热点分析、引导投资者正确看待理财产品的净值波动,提高自身理财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