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报|锚定运价风险管理需求 期货市场搭建航运产业“避风港”
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记者 费天元 摄
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国际航运价格经历多轮剧烈波动,给我国出口型企业的经营造成巨大不确定性:在运价猛烈上涨的环境下,继续执行订单发货,利润往往无法覆盖运价上涨推升的成本;单方面毁约,则可能面临法律风险,同时丢失公司在国际市场的信誉。
如何尽可能规避运价波动带来的风险?对此,航运产业开始在衍生品领域展开探索。
航运产业遇上难题
青岛是国际航运业重要枢纽,聚集了超1万家货代公司,以及更多数量的制造业货主。谈到运价上涨给货物出口造成的影响,青岛朗东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长江表示:“那要从疫情暴发说起,当时我有一个制造业客户和欧洲公司签了订单,按纸面算这单货物大概能盈利30%。但是,之后不到3个月,各大船公司不断涨价,一个集装箱运费最高涨到上万美元,整体算下来这笔订单变成倒赔20%。因为合同已经签了,对客户不能违约,不然要面临巨额的索赔,企业信誉也保不住了。”
记者在调研中也获悉,由于无法承担猛烈上涨的海运成本,不少货值较低的小微制造业企业,近几年出现歇业停业的情况。
相比之下,一些出货量较大的头部制造企业开始使用物流招标的模式来规避风险。
所谓物流招标,就是货主提前发布未来一段时间(一般是45天到60天)的产销安排,由多家货代公司根据发货节奏提供运费报价,货主从中选择报价相对合适的货代提供服务。这样一来,货主锁定了一段时间的物流成本,相应的运价波动风险就转移到货代。
“随着运价大幅波动,近年来越来越多客户有招标的需求。”青岛泰泽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卢勇告诉记者,“过去的招标货体量一般是每个月几百个集装箱,现在每个月几十个箱子的也走招标,这对货代的抗风险能力提出极高要求。”
衍生品融入产业思维
2023年8月18日,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在上海期货交易所子公司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这是全球首个依托我国指数开发的航运期货品种。一些企业已通过参与交易取得了较好的风险规避效果。
展开全文
2023年12月,红海危机爆发,李长江起初判断这是一起类似于2021年苏伊士运河堵塞的短期事件,所以并未过多在意。当时,他的公司按照12月下旬即期运价与客户签订了2024年1月中旬出运集装箱货物的合同。谁知这笔合同埋下了隐患。
之后的事态发展超出了李长江预期,红海危机愈演愈烈,带动亚欧航线运价飙涨。眼看执行合同的亏损越来越大,李长江想起了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立即联系山东港口下属的港信期货,在期货公司的指导下买入EC2404合约用于套期保值。
2023年12月下旬至2024年1月中旬,集运欧线运价涨超200%,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价格随之攀升。李长江事后算了一笔账,仅12月下旬的那笔合同,因运价上涨给公司造成的损失约56万元,但由于在期货市场做多套保,公司期货端盈利约29万元,挽回过半损失。
“如果没有期货套保,我们只能被动地接受船公司报价。”李长江说,“如今,我们有了对冲工具,特别是经过这次红海危机,公司通过参与期货套保,转移了价格不利的风险,为稳定经营带来相当大的帮助,我们深刻体会到了期货套保的意义。”
记者观察到,红海危机爆发后,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引起了众多产业链企业的关注,不少企业正在摸索学习,准备在合适的契机进入期货市场进行交易。自此,衍生品市场与航运产业这两条“平行线”,慢慢出现了“交会点”。
探索易懂的服务模式
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期货衍生品专业性较强,初次接触的实体企业往往不敢入场交易。如何用产业链可接受的方式宣传期货品种,真正发挥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功能?
据悉,针对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海期货交易所开展了多轮调研与培训,在维护品种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向产业链宣传品种的功能意义,并及时获知行业诉求。今年3月至4月中旬,上海期货交易所举办了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交割专题系列培训活动,邀请专家从不同角度对相关专业知识和实务要点进行解读,进一步强化该期货品种的首次交割准备工作。
期货公司也在酝酿推出基于集运指数(欧线)期货的价格险产品。据港信期货副总经理孟涛介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上市后,公司便积极进行产业培育,但由于船主、货代和货主普遍对衍生品市场不熟悉,公司只能从最基本的期货知识讲起,整个过程还是较为困难的。
“如何把复杂的衍生品包装成一个便于客户理解的产品形式?我们想到了行业内成熟的‘保险+期货’模式。”孟涛告诉记者,公司正在设计一款类似于保险的产品,企业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费”,在承保过程中,只要运价上涨就能获得赔付,运价下跌则享受成本下降的收益。如此,复杂的金融衍生品被简单化,产业链企业更能够接受也更容易掌握。
据悉,目前航运产业缺少对运价风险进行管理的工具,仅有极少数船公司提供短期(约7天)的运价保障服务,但过短的保障周期远远无法满足下游需求。
对于集运指数(欧线)期货,众多货主、货代企业逐渐在学习实践中积累了经验,慢慢认识到其规避风险、价格发现的功能,但还需要期货业继续努力,将专业的期货品种通过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大众化,以满足产业链旺盛的风险管理需求。
转自《上海证券报》记者 费天元
评论